2006年6月3日星期六

「世界小盃」與非洲島國新自治運動

本欄曾經述及一個由爭取獨立地區組成的「小聯合國」(UNPO),和主權國家俱樂部聯合國打對台。無獨有偶,德國除了舉辦本屆世界盃,也在舉辦一項「世界小盃」(Wild Cup),主辦單位自稱「國際獨立足協」(FIFI),成員又是那批「X獨」成員,和國際足協(FIFA)對着幹。今年參賽的6隊「國家隊」,除了主隊德國漢諾威,還包括以下五「國」﹕西藏、格陵蘭、北塞浦路斯、直布羅陀、桑給巴爾。這裏知名度最低的大概是桑給巴爾,但它的未來卻最值得注視。

桑給巴爾的「一國兩制」

桑給巴爾(Zanzibar)是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一部分,「坦」是內陸的坦葛尼喀(Tanganyika),「桑」就是桑給巴爾島。歷史上,桑給巴爾一直是伊斯蘭勢力範圍,一度是阿拉伯半島阿曼蘇丹國成員,至今依然保存當年的蘇丹王宮。後來桑給巴爾從阿曼分裂,淪為英國保護國,才逐步「脫亞入非」。它在 1963年獲得獨立,一個月後發生推翻蘇丹的政變,半年後被併入坦桑尼亞。

坦桑合併原本是希望得到經濟整合的利益,加上當年領導坦國的尼雷爾總統是泛非主義魅力領袖之一,桑給巴爾人原來以為得到大靠山。當年中國大幅援助坦國,桑給巴爾連帶「受惠」,島上的體育館今天還是以「毛澤東」命名。不過桑島經濟發展一直事與願違,人民生活水平比六十年代更差,伊斯蘭信仰近年又復興,島上獨立呼聲也就愈來愈高。

坦桑尼亞一直採用「一國兩制」,桑島有自己的政府、自己的議會,還有一人一票民選的總統,有點像塞黑分家前的黑山,而且自治範圍愈來愈大,不斷朝主權國家方向進發。參加FIFI 前,桑給巴爾已獲得非洲足協的附屬會員資格,這在全非洲幾乎獨一無二(另一個附屬會員是法屬留尼汪島, Reunion)。桑國足總認為國際足協接受並未完全獨立的巴勒斯坦,也應該接受「一國兩制」的桑給巴爾,多次申請正式會籍,但多次被拒。這次它參加 FIFI世界小盃,已經相當委屈。

科摩羅聯邦的「一國三制」

桑給巴爾的印度洋鄰國科摩羅(Comoros)剛進行總統選舉,也有類似的經歷。科摩羅同樣是非洲外圍的伊斯蘭國家,19世紀淪為法國殖民地,1975年獨立。它不過比香港大一倍,主要由四個大島組成,其中馬約特島(Mayotte)的天主教徒拒絕加入科摩羅,至今由法國統治,剩下的大科摩羅島(Grande Comore)、莫埃里島(Moheli)和昂儒昂島(Anjouan)組成聯邦,但三島在1997年前後先後興起獨立運動,政局混亂不堪,保持着一年一政變的驚人紀錄。2002年,在非盟調停下,科摩羅通過新憲法,將國旗改為伊斯蘭新月兼四色旗,以示四島完全平等。新憲法事實上是一部「一國三制」基本法,不但容許三島有各自的總統、國會,還規定三島輪流產生聯邦總統。

今年5月進行的大選,是科摩羅獨立30年來首次和平政權交替,選舉形式也相當創新。由於上任總統來自大科摩羅島,這任總統必須來自昂儒昂島。競選分兩輪,首先由昂儒昂島民初選,選出三名本島出產的候選人,再由全國總選。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格局,就像港澳台結成特區,輪流坐莊,到了某年,香港人只能選擇台灣人為特首一樣。

最近在科摩羅當選的桑比,也是一個有趣人物。他曾經在沙特、蘇丹和伊朗留學,獲得伊斯蘭精神領袖的「大阿亞圖拉」稱號,不禁令人關注究竟當年的「阿曼—桑給巴爾」亞非聯盟,會否以「伊朗—科摩羅」方式重現。桑比的宗教背景,究竟能夠協助國家整合,還是協助昂儒昂全面獨立,目前尚未可知﹕畢竟以往的科摩羅領袖都是來自大科摩羅島,從未得到「大阿亞圖拉」的宗教地位。

當信奉伊斯蘭教的桑給巴爾、昂儒昂和莫埃里實現最高度自治,呈現越洋走回阿拉伯世界的姿態,它們已經脫離了非洲政治的地緣軌迹。對它們來說,什麼是主權、什麼是自主、什麼是愛國,可能就是參加FIFA和FIFI的分別。

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